咖啡葉茶的開發瓶頸|一口入喉,回甘又心安《咖啡葉茶》系列專題 (2)|@吳朵兒記事
撰文、攝影:吳筱翎(吳朵兒)
原文刊載於《C³offee 咖啡誌》第十三期『吳朵兒記事』專欄
咖啡葉茶現階段開發的瓶頸為何呢?
相信讀者們與我一定都非常期待,能早日實際在市場上品嚐來自台灣的咖啡葉茶,然而咖啡葉茶在市場上尚未普及,產品開發的瓶頸有哪些呢?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負責咖啡葉茶毒性試驗的應用毒理組楊俊宏博士為我們指出,主要瓶頸有二:
1. 缺乏咖啡葉茶品飲經驗
依據衛福部食藥署的規定公告與經驗,食品原物料必須經過兩代~三代人的取食經驗(根據最新頒布的辦法,為至少 25 年以上的經驗),且無不妥情形,才算具有食用經驗。而在台灣,過去只有咖啡豆的食用經驗,咖啡葉無人吃過、喝過;就台灣人來說,目前無食用經驗,也因此,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毒性安全試驗,確認「咖啡葉」作為一個新興食材對台灣人體無害,才能放行。
執得一提的是,博士與我們分享,根據文獻,非洲的衣索比亞、南蘇丹共和國等地區,早在一百多年一前,即開始有咖啡葉茶的食用經驗,已有一百多年的經驗;唯台灣的主管單位不採用,而是以更貼近我國消費市場的安全性評估進行。台灣把關程度與國際、歐盟OECD嚴謹程度相當,值得國人放心,而對咖啡葉茶有如此高標準的毒性試驗,更幾乎可以說台灣是全球首發。
對國人沒有取食經驗的原料(也就是衛福部食藥署所定義的「非傳統性食品原料」),首先需要對照食藥署頒布的《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確認為哪一類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再決定應進行哪些毒性試驗。
分類 |
對照衛福部 《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定義 |
應實行之毒性試驗 |
|
第 一 類 |
傳統性食品原料且採用 傳統加工方式 |
→ 只牽涉物理方法加工 不牽涉化學或改變萃取濃度 |
不需經過相關實驗、審查 |
第 二 類 |
傳統性食品原料但採用 非傳統加工方式 |
符合指引「定義二」之描述者: 「傳統性食品原料經由非傳統方式培育、繁殖程序或新穎之食品加工製程,而導致食品的組成或結構改變者(不包含已訂定規範之食品,如基因改造食品或輻射照射處理食品)。」 → 例如大幅改變萃取或加工方式者 (例如仙草濃縮萃取液等) |
需經過 1. 基因毒性試驗 2. 28 天餵食毒性試驗 |
第 三 類 |
非傳統性食品原料 |
符合指引「定義一」之描述者: 「於臺灣境內無食用歷史(經驗) 1者;或有食用歷史,惟尚未攝取 至一定經驗程度者,如僅有某特定區域或族群之消費者食用經驗。」 1 食用歷史(經驗)係指該原料食用時間達 25 年以上。 → 必須經兩代~三代人的取食背景,累積一定食用經驗。 |
需經過 1. 基因毒性試驗 2. 90 天餵食毒性試驗 3. 致畸試驗 |
資料來源:《表一:傳統性與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定義與應實行之毒性試驗》
衛福部: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修正草案以及楊俊宏博士口述
資料整理與製表:吳筱翎(本文筆者)
根據食藥署的規章,「咖啡葉茶」屬「定義一」的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因此需要仰賴動物試驗系統,進行安全性評估。動物試驗選擇使用大白鼠進行,原因是白老鼠與人類都是哺乳類動物,可依賴白老鼠的反應試驗食品毒性是否對人類造成危害。
實驗方式,即是請大白鼠喝咖啡葉茶。楊博士與團隊沖泡高劑量的咖啡葉茶,風雨無阻地連續餵食大白鼠們 90 天。90 天亦即大白鼠十分之一的生命週期,等於人類品飲咖啡葉茶連續超過 7、8 年以上。
每次的餵食劑量,楊博士以一般人類推薦日飲量,換算為每隻老鼠的正常推薦劑量是 200毫克每公斤體重,但為了能模擬極端的品飲條件,確保喝多了也不會有問題,實際餵食調整為高劑量,也就是2,000毫克每老鼠公斤體重。
本次實驗對象的大白鼠,總共公、母各半,分為四組為高、中、低劑量及對照組,共80 頭老鼠。在 90 天餵食期結束後,檢查生理指標(血液、血清、對所有器官檢驗、組織切片、檢查咖啡葉茶品飲對各組織器官的細胞有無影響)、NOAEL值、以及檢查基因毒性(自變異性試驗,了解咖啡葉茶品飲是否對人類細胞會有基因改變的傷害,包含三個試驗,分別為:細菌、細菌(哺乳類)、老鼠活體)。以及最後,大白鼠出生前發育的致畸胎試驗,以了解咖啡葉茶的品飲,是否對胎兒發育會有影響。
在本次專訪中,楊博士告訴我們,目前已完成三項評估,正在送審階段。至於咖啡葉茶是否能正式在市面上流通販售,則必須等主管機構(衛福部)公布,是否核可登錄至可供食用的食品原料一覽表。因此請各位迫不及待品飲的讀者們,靜待衛福部公告為準。
《圖一:咖啡葉茶作為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流程》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
以及楊俊宏博士口述
資料整理:吳筱翎(筆者)
本次「一口入喉,回甘又心安《咖啡葉茶》系列專題」共有五篇專文,帶領咖啡與茶的愛好者們,深入了解「咖啡葉茶」這個新興飲品。
在本篇,我們主要為讀者帶來咖啡葉茶發展現況的技術缺口、毒性試驗分析、以及在台上市的必經檢驗之路。下篇,則將接著為讀者分析,咖啡葉茶的發展潛力、與其又能抗氧化、又能降血脂的驚豔成效!
延伸閱讀:
咖啡葉茶簡介 - 問世必經的檢驗之路|一口入喉,回甘又心安《咖啡葉茶》系列專題 (1)
https://eleanordpfgs.blogspot.com/2020/12/1.htm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本文刊載於《C³offee 咖啡誌》第十三期專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