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兒記事] 在紐約談起:台灣的文化

20130803

今天中午,和幾位在紐約認識的台灣友人談論起台灣,
我們在政治,商業,管理,餐飲方面都有熱烈討論,
惟有當議題轉至什麼是"台灣的文化"時,大家竟沉默了起來。

台灣的文化?

耳熟能詳美國的文化,法國的文化,日本的文化......
即使是一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這些文化至少在我們這些 "外國人" 心中尚有鮮明的概念。

為什麼相較這些國家的文化,
台灣文化在我們心中有如此不期待性,令人有點遲疑,甚至有點羞於啟齒?

台味是台灣文化?
珍珠奶茶是台灣文化?
原住民文化是台灣文化?
電音三太子是台灣文化?

提起哪些事物令妳/你想起台灣?

提起台灣令妳/你想起哪些文化?

這個問題不斷在心中擴大,
於是我在紐約的地鐵月台上,
戴上耳機,單曲循環聽著張懸 "玫瑰色的你",沿路思索。
(至少"玫瑰色的你",在我心中代表某部分的台灣精神!)

看著車窗上自己的倒影,
我身穿香港製的資本主義、中產階級裝扮的襯衫與休閒褲,
肩膀上背著在日本東京買的法國品牌包,
包包裡是昨天的 New York Times;
腳上穿著 H&M 一雙特價中國大陸製的平底鞋,
手上握著韓國三星的 Galaxy S3手機。

不同國家與背景的文化在我的身上衝突與激盪,
第一時間竟沒能發現 Made In Taiwan 的身影在其中。
我楞了一下,然後感到一陣羞愧:
才發現最重要的 Made In Taiwan 是自己,
這個人、這個腦袋,
應該要懂得如何了解台灣文化、如何表達台灣文化、如何分享台灣文化。

這件事之所以在心中激起共鳴,還有一個原因。
前些日子和一個國外友人聊天時,
他提到在紐約認識的其他台灣人(不管男生女生),
都不是很重視藝術與文化的素養;
不會想用心花時間逛博物館、
也不會想去接觸或欣賞繪畫、藝術作品、建築......等。
成天只是想要逛街、shopping、重視美妝、穿著打扮。

聽了這番話,我當然馬上提出抗議!

我在紐約認識或一起生活的台灣同學們,
不乏專程來修習藝術管理學位者、
也有許多同學會持續關注紐約的藝文活動,諸如林肯中心的演出、百老匯、博物館等。
平日晚上或假日,一有時間就會安排相關的行程......。

只是,自己知道那位友人提到的現象,也的確存在於部份人對生活的態度,
心裡感到難過、尷尬、失望,直到現在。

一定有人覺得我太嚴肅了!
為什麼一定要上博物館或美術館?
為什麼一定要逼自己去看畫聽音樂?


因為我相信惟有透過接觸與了解他者的文化,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台灣的文化。


克林姆代表了1900年代的維也納,
那麼台灣過去與當代有哪些作家跟代表性畫作呢?

紐約愛樂在 Avery Fisher Hall 演出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時,
竟然放下了大螢幕同場加映 NASA 提供的珍貴太空影片!
台灣的音樂團體在演出時,有沒有嘗試過這樣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合呢?

透過接觸不同文化並受其感動,可以呼喚起我們對台灣文化的體驗與重視。


什麼是文化?

為此再去查了維基百科,根據Raymond Williams在1976年提出的定義,
「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樂、文學、繪畫、雕塑、戲劇、電影等。」

這些文化表徵所存在的文本有太多面相,近來可能也包括了建築、時尚、服飾、設計、餐飲....等等,以上文本皆是一種符號的記錄,而這個符號又能代表某種文化的一部分。

當然,人各有志,
有些人就是不喜歡繪畫或其他藝術品及文物的形式,
然而,文化又為:「社會價值系統的總和」,
包含「物質」、「制度」與「精神」。(參考自維基百科)
想當然爾,其中各系統環環相扣,
又以精神文化(藝術、音樂、戲劇、文學、宗教)最能直覺而深刻地感動人心。
應該還是要培養對精神文化的基本感受力。

另一方面,時尚、彩妝、穿著打扮的風格,也不失是文化的表現之一。
只是,如果選擇將個人大部分的時間與能量投注於其中,
應該同時思考,這些外來文化與台灣文化可以一起創造出哪些新的可能?
還是只是不加思索,一股腦兒地接受隨波逐流?
如果是前者,一定也會是有助於台灣文化推陳出新的力量之一!


除了對他者文化的了解與接觸,會有助於對自身文化的感知外,
反思過去的歷史,從中獲得釋放,也是重要的一環。

凝視台灣的文化,
有所卻步是否是來自於難以定義台灣的全貌?
永遠不知道台灣的組成是多麼地豐富、
也難以回溯台灣過去的歷史累積了多少寶藏。
但就像最近正讀到一篇文章,談到台灣人總習慣接受「結果」。
雖然指的是台灣人習慣接受看到新聞所報導的「結果」,
但我認為在文化的建立與保存上也是一樣地態度。

看到了電音三太子爆紅的「結果」,就接受它成為年復一年相同的國民外交節目。
好像沒能更深入地去探討背後的緣起,
探究三太子在台灣道教文化中的重要信仰地位;
賦予這個「結果」更深遠的內涵,
才能讓這個文化永續地新生、演進、佔有一席之地。

我們應該更積極地去了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歷史,
不管是不是屬於自己熟悉的族群或城市鄉野。

就像川久保玲的黑服革命,
受到來自法國香奈兒女士推崇黑色的影響,
但其打破傳統服飾,破壞服貼身材的不對稱剪裁,
亦是傳遞了日本在核爆後那段破碎、變形、扭曲的意象與歷史。

若我們不夠了解台灣的歷史背景,
我們也難以創造出強而有力,屬於台灣獨特的文化,為台灣發聲。


歷史影響當代的文化,
當代的文化亦影響我們回顧歷史的眼光。

台灣嘉南平原的稻田過去孕育了我們,
往後當我們寫下了對她的歌頌而流傳時,這塊沃土也將顯得更彌足珍貴。



台灣文化肯定是有深厚而豐富的內涵。
只是我們需要更持續地投入去深掘、了解、創造、累積、整理、開展、反省。

接觸它者的文化,從中接受與台灣文化異同的衝擊,是好的;
回到台灣的擁抱,重新用不同的視野發現過去我們所遺漏的美好,也是好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