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house 新社群軟體|初體驗速記》吳朵兒記事

Clubhouse: Drop-in audio chat 從字面上的定義,是「能夠隨時加入的各個語音群聊室」(Clubhouse = 俱樂部,在這個 App 俗稱開房間),也可以想像為「Podcast版的社群媒體平台」

隨著各個名人(例如 Elon Musk)的加入與推波、在亞洲各國媒體 & 社交圈開始發酵、到台灣主流媒體也開始報導這股熱潮 ⋯⋯⋯ 今天上午我才剛讀到天下雜誌這篇文章


下午就驚喜收到邀請碼了(omg ,完全是吸引力法則呢!)





很少有新的平台可以讓我留在上面超過半小時,但 Clubhouse 卻讓我從下午一路聽到晚上哄睡女兒前。在此快速和大家分享以下使用心得:





➡️ 使用過程「直覺」到不行

註冊流程、使用者介面、帳號設定 ⋯⋯ 每個環節都非常友善。雖然 Clubhouse 仍有列出一長串新手教學與 Q&A 資訊頁,但我在沒有參考教學的狀況下,業已聽得樂不可支。



💡以「個人興趣」的「主題」作為社群串連

在正式步入各個俱樂部前,要先在初始設定畫面, 選取自己有興趣的主題(interests),對 Clubhouse 來說,能推薦符合使用者興趣的俱樂部(群聊房間)到列表中,對使用者來說,也暗示著,這將會是妳/你可以在 Clubhouse 所找到的資訊(事實上包羅萬象 almost everything),也能感受到,原來這就是矽谷當紅的話題:從冥想到外太空、從女性到素食者、從股市到房地產 ⋯⋯ 各種主題、各取所需。









🎤 看似「尬聊」其存「洞見」

各房間的主題,有的認真(例如美國有許多關於領導力、商業模式、行銷的房間)



台灣的目前則多屬隨性,但點進去幾乎都是高手級的「主持人」(Moderator)與對談者(大部分為 Youtuber / KOL - 例如百靈果、電商人妻、或是流行媒體、自媒體等)。





聽起來是輕鬆群聊,但因為隨性、反而可以讓更多創意湧現(而且由於 #高手過招,聊天內容其實含金量都頗高);不錄音不留存、成功營造三五好友小聚對談的氛圍,好像也更能引導出與談人在各產業、時事中的 「真心話(真實洞見)(insights)。





⚡️☕️🍾️🧘🏻‍♀️📈 輕鬆、快速 - 換房彈指之間


和幾位咖啡前輩討論到 Clubhouse,有幾個很棒的比喻:

GABEE.
的東源老師提到:

「Clubhouse 也很像咖啡店,不同職業群體的客人在店裡,我可以在旁邊聽也可以參與對話」

Kakalove Cafe
的涂大則聯想到:

「看起來很容易當線上隨機會議系統,就是類似那種我們如果一起在台北辦咖啡展,隨興地找幾個人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感覺」




然而,無論是在咖啡館裡群聊的客人、或是咖啡展上幾位聚再一起喝咖啡聊天的專業人士,對於聽眾的加入,其實有一定考量與難度。

一是實體距離與行動力:再怎麼想每組談話內容都加入聽聽看,但店內桌子之間總有距離,更遑論諾大的展場內,這一攤聊一聊,光移動到下一攤之間,穿越人潮的時間就不知道有多久。

二是虛擬距離:更關鍵的問題在於「我與想加入的群聊對象根本不熟!」即使看到一群大咖聚在一起聊天,臉皮很薄如我,絕對害羞僅敢遠觀。貿然加入不禮貌,加入了隨意離開更不禮貌。但在 Clubhouse 裡,任何搜尋得到的公開房間,都可以直接加入;就算聽一聽想換房了,隨時可點選 LEAVE QUIETLY 無痛中離。



🌏🪐🚀 原來,我們的距離這麼近

拉近水平的距離

而我今天使用的心得,則感覺:在 世界各地 正在發生的集會(商務會議、研討會、派對、酒吧裡的聚會⋯⋯)、各種主題的討論,歡迎妳隨時加入;而且是 #妳坐著不動#隨時動動手指就可以快速轉換
.
是否會拉近階級的距離呢

Clubhouse 的魅力之一,大概是難以想像,竟然可以和 Elon Musk、歐普拉、甚至波多野結衣同圈聊天。但另一方面、目前採用邀請制的方式、未來人數急遽增加後社群的演變 & 演算法的導向,將會使這個新興社群世界如何運作呢?非常令人期待。
—————————————————————
(期待有人可以一起來開房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