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朵兒記事] 悼美國劇作家 Edward Albee 逝世,享壽 88 歲
悼美國劇作家 Edward Albee 逝世
文:吳朵兒
於 2016 年 9 月 16日逝世。享年 88 歲。
New York Times 與 CNN 等主流媒體
也都特地以專文報導
以緬懷這位足以代表美國 Desperate Generation 世代的劇作家
其中 New York Times 用心地編集 Edward Albee 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的身影
也都特地以專文報導
以緬懷這位足以代表美國 Desperate Generation 世代的劇作家
其中 New York Times 用心地編集 Edward Albee 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的身影
The Last Word: Edward Albee
其中 Edward Albee 對其劇作理念侃侃而談
包括其人生經歷、針對幾部主要作品的討論
(例如:《誰害怕維吉尼亞·伍爾芙?》, 《Three Tall Women》
《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等)
對文明、對逝去親人的追思、以及自在自適的人生態度。
New York Times 全文連結如下
關於 Edward Albee 生平介紹連結:
|
- Counting the Ways (1976)
- The Lady from Dubuque (1977–1979)
- Lolita (adapted from the novel by Vladimir Nabokov) (1981)
- The Man Who Had Three Arms (1981)
- Finding the Sun (1983)
- Marriage Play (1986–1987)
- Three Tall Women (1990–1991)
- The Lorca Play (1992)
- Fragments (1993)
- The Play About the Baby (1996)
- Occupant (2001)
- 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2002)
- Knock! Knock! Who's There!? (2003)
- Peter & Jerry, retitled in 2009 to At Home at the Zoo(Act One: Homelife. Act Two: The Zoo Story) (2004)
- Me Myself and I (2007)
--------------------------------------------------------------------
這位美國出色當代的劇作家
也是政大 94 級英文系 2008 年畢業公演
《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的劇作家
也是政大 94 級英文系 2008 年畢業公演
《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的劇作家
當年筆者有幸拜讀劇作,飾演劇中女主角 Stevie ,
在身為美國中上階級
呈現家庭和樂、欣欣向榮的美好模範下
卻潛伏著許多人性間的謊言、真實、扭曲與瘋狂
在身為美國中上階級
呈現家庭和樂、欣欣向榮的美好模範下
卻潛伏著許多人性間的謊言、真實、扭曲與瘋狂
![]() |
政大 2008 年英文系畢業公演《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劇照 |
那是 2008 年時
一群還堪稱「青澀」的大四畢業生們
試著在不同的文化與時代背景下
詮釋與挑戰荒謬的真實人生
![]() |
政大 2008 年英文系畢業公演《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劇照 |
Edward Albee 也在人生中的最後一段專訪中,
特別再提《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特別再提《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當事業有成的一家之主
情感上糾結外遇
而且外遇對象還是一隻「羊」的時候
Edward 試著激勵人們去思考
情感上糾結外遇
而且外遇對象還是一隻「羊」的時候
Edward 試著激勵人們去思考
何謂文明社會(CIVILIZATION)
我們身處在這文明社會的何處?(Where are we in this CIVILIZATION?)
當我們走出文明社會時
將會發生哪一些原本我們無法想像的事?
我們身處在這文明社會的何處?(Where are we in this CIVILIZATION?)
當我們走出文明社會時
將會發生哪一些原本我們無法想像的事?
![]() |
政大 2008 年英文系畢業公演《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劇照 |
由衷感謝 Edward Albee
譜出一齣齣反映出人生中人性共鳴的劇作
譜出一齣齣反映出人生中人性共鳴的劇作
也感謝當年畢演的劇組
導演、編劇、道具、服裝與化妝
選擇與一起協力完成了
這台灣7年級青澀版的《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導演、編劇、道具、服裝與化妝
選擇與一起協力完成了
這台灣7年級青澀版的《The Goat: or, Who Is Sylvia?》
看了這次 Edward Albee 的專訪
才瞭解他其實並非壓抑與糾結地撰寫劇作
而是坦然而開放性的態度面對這些人生中的衝突與愛
且極力享受活在當下
才瞭解他其實並非壓抑與糾結地撰寫劇作
而是坦然而開放性的態度面對這些人生中的衝突與愛
且極力享受活在當下
如同 Edward Albee 所說,
每當他被問到:
每當他被問到:
「什麼是你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What's your Happiest time?)
他總是回答:
「當下此刻。總是如此」(Now. As Always.)
「當下此刻。總是如此」(Now. As Always.)
敬 Edward Albee
--------------------------------------------------------------------
吳朵兒 2016.09.1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