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咖啡調色盤》-前言與感謝

感謝有些朋友們的關心,
真的好一陣子沒有更新朵兒的網誌了。

近一兩個月來,除了平日的正職,
其餘時間其實是如火如荼甜蜜趕工—

《紐約咖啡調色盤》(上/中/下)









這三期有關「紐約咖啡館」的文章:
將陸續刊登於 CTI(Coffee T & I)臺灣正體版雜誌的專欄(#47~49 期)。

以紐約咖啡地圖為經,
各社區特色文化對咖啡館經營影響的分析為緯。
希望能試著紙上談咖啡,文字牽引旅行,
帶著大家飛越12小時的時差,
感受美國紐約的咖啡文化。
有哪些地方令人耳目一新、
有哪些地方令人充滿驚奇、
又有哪些地方令人深深覺得:
相較而言,
臺灣的咖啡絕對也已有實力躍上國際舞台。


《紐約咖啡調色盤》(上)


第一篇文章,
刊載於 Coffee T & I 臺灣正體版雜誌的專欄 #47 期





朵兒手繪的紐約咖啡地圖拉開序幕,
繽紛色彩代表了紐約不同分區,
宛如跳出平面的 LOGO 則是朵兒即將特別介紹的紐約咖啡館。

《紐約咖啡調色盤》朵兒手繪稿


(唯紐約大大小小的咖啡館,推陳出新,總有遺珠之憾!
    期待來自各個咖啡人的交流與推薦,也好想再回去一趟紐約啊!)

第二篇(中)與第三篇(下),
則分兩期分別闡述與介紹紐約各區特色,
以及相應咖啡館的風格與經營。

《紐約咖啡調色盤》(中)-


BIRCH COFFEE 在 2013夏天,為了推廣冰釀咖啡所做的酷卡


上西城、上東城、中城區、格林威治村、肉品包裝區與雀爾喜

特色咖啡館:

上西城

 − Joe(哥倫比亞分店)、Hungarian Pastry Shop、Oren’s Daily Roast、Irving Farm Coffee Roasters、KURO KUMA、Birch(上西城分店)

上東城

 − Cafe Sabarsky、Sant Ambroeus、Java Girl、Nespresso Boutique

中城區

 − Culture Espresso、BIRCH(熨斗區)、Caffe Bene、Stumptown Coffee Roasters、The NoMad Restaurant、Eataly

格林威治村、肉品包裝區與雀爾喜

 − Grounded Organic Coffee & Tea House、The Grey Dog’s Coffee、Brad’s NYU、O cafe, Jack's Stir Brew Coffee、Mud Truck、Think Coffee、Ninth Street Espresso、Blue Bottle Coffee、Intelligentsia


《紐約咖啡調色盤》(下)-

Housingworks Bookstore Cafe 一隅


東村、蘇活與諾麗塔、下城(金融)區、布魯克林區與綠點

特色咖啡館:

東村

 − EVERYMAN Espresso、Mudspot、Ost Café、Abraso、Ninth Street Espresso

蘇活與諾麗塔

 − Housingworks Bookstore Café、Gimme!、Ground Support、La Colombe Torrefaction

下城(金融)區

 − Kaffe 1668、COUNTER CULTURE

布魯克林區與綠點

− CAFE GRUMPY、Gorilla Coffee、Toby's Estate、Sweetleaf

離開紐約,兩年出頭;
想好好整理紐約咖啡館文化的心念卻從沒間斷過。
其豐富、多元、自由、溫暖、融入生活不落窠臼的風格,
是值得與大家分享之處。




越是重視之事,越是難以下筆;
因為有太多太多,想要訴說。

包含,對大家的感謝。

感謝台灣 CTI 團隊提供本次的機會,
讓朵兒在腦中成像的夢想,
如今得以躍上紙面。
(感謝兩位責任編輯 Vicky & 巧玉)
更棒的是,
藉由訴說紐約故事的過程,
開啟重新進一步認識台灣的契機。

感謝最初分享留學獎學金資訊的婷雅,
若不是有這筆政府獎學金,絕無法一圓紐約夢。
更無法加速我從半導體產業跨越至咖啡產業的轉化。

感謝 Rosa 學姊,在朵兒紐約行前,無私分享;
第一時間鼓勵朵兒嘗試部落格甚至專書寫作的目標。

感謝 Erica, Kay & Tess 對 Eleanor + Cafe Adore 網誌規劃的建議

紐約期間感謝諸多同學、師長照顧、
尤其是曹代,在我旅居紐約長期留宿,
直至今天仍時時與我討論、分享紐約咖啡的文化。
也感謝外交部僑務委員會及海外的僑胞們,在紐約當地所提供的資源。
(Thank you NEW YORKERS, for the companion and all the recommend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New York Coffee Culture. : 曹代、Jackie、Nahoko、Nancy、Irene、Cary、Mark Suppanz、
    John、Lily、Ariel、Yuhsuan、Jing、Kelly

感謝造訪咖啡館時熱情討論的咖啡師們!!!
您們就是紐約咖啡館的最佳男女主角們了!
(每每很害臊地分享想寫作紐約咖啡書的夢想時,
    幾乎每位咖啡師都非常熱情專業分享以待、
    甚至協助安排與咖啡館老闆或管理者的面訪,
    最直接者,
    以一杯接著一杯的咖啡,把我灌醉。)
(Thank you: Christopher Marcano、Tommy Chung and all the NYC Baristas.  It was really my pleasure to meet you and enjoy the life of New Yorkers' coffee people.  Thank you for introducing and sharing New York Coffee Culture.)

感謝旅途上認識的人兒、
在紐約的各個咖啡館內,我們相識、
甚至是越洋支持、提供建議的批踢踢咖啡版友們。
(超級感謝 Hsing-Ta 學長,帶我走訪 KURO KUMA)

越是遞延寫作,越希望能賦予章節更多「加值」。
回到臺灣後激發更多走訪咖啡館的動機、
(還是相信那句老話:旅行跨越疆界,透過認識他者,更能了解自己。)
繼續堅持臺灣咖啡產業X全球鏈結的目標
相信是心想事成,因緣際會進入咖啡生豆產地直接貿易商
從此開啟通往潛心耕耘的大門
(由衷感謝介紹我這份工作的點爸、
    在ERGOS任職期間永遠鼓勵我的學長 Alan 、
    以及給予我許多指導,甚至在今年安排我前往瓜地馬拉產區進修的老闆Carlos)

感謝認識許許多多咖啡界中的前輩與朋友們的機會
甚至有幸認識《咖啡職人的愛與偏執》一書作者 Ling
以及發掘朵兒的 CTI 中國總編輯(Nicole 您真的是我的貴人!)
第一篇文章發表後,
也非常幸運地認識同是旅行人的空少。
(向大家推薦空少的粉絲專頁,咖啡專業與眼界兼備!)
《空少的咖啡之旅》

這些遊歷與紐約咖啡視野相輔相成,
也希望能讓現下寫作的文章更精彩。

本次雖然在雜誌內的文章由於篇幅有限,
實在沒有辦法將近50間的紐約咖啡館遊歷詳述,
但不失是重拾寫作的第一道關卡,
希望寫出來的內容與方向,是臺灣咖啡人們所感興趣的,
那才是最重要。

歷經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校稿、
還有知道徹夜未眠後畫出的地圖要砍掉重練後大哭的光景。
(放聲大哭呢!覺得若是沒有畫好真的對不起大家!!)

第二期的文章與圖說終於趁著這次颱風連假交出去
(即將刊登於CTI第48期!)

也得以有這個空檔寫下這篇文章。
希望這次總共三期的專欄,
拋磚引玉,
以小妹的遊歷與整理,
燃燒臺灣與紐約咖啡文化之間的火花。

一直以來與以後,
永遠是希望大家能不吝提出建議與分享。

這篇文章,
感謝&獻給所有致力紐約咖啡以及推廣咖啡文化的朋友們。

感謝午休時間相伴趕稿的
Sara、Alice、Anne

感謝我的人生導師們:
Tina 小邱學姊、CJ、Ella 宜芳、Chloe 歆雅、GC 69 畢委們

感謝所有鼓勵與不計時間,討論分享與支持的家人&好朋友們
井井、羊羊、安琪拉、師、資涵、小戒、孟娟、Aspen、軒、芷芷、玟婷、玉米、Fifi、維容、喵喵、Eileen Lo、爸爸、媽媽、Kent、力維




Thank you so much.
感謝大家!
每一位都是組成紐約咖啡地圖的一塊拼圖,
缺一不可!

<m(_ _)m>

朵兒 2015.10.05

------------------------------------------------------------------------------------------

留言

熱門文章